有時地緣問題是「不得不」的結果,沒得選擇
常聽到有顧客說:"現在竹北房價動輒四五十萬好嚇人,這種價格我不如去買雙北"。
一般人會有這般直覺性想法這很正常。畢竟雙北是全台公認的核心都市,同時兼具醫療、教育、文創、建設、商業、金融、娛樂等,可說是集所有資源於一身。反觀新竹這個地方,若本鄉不是新竹在地,對不少人來說,新竹就純粹只是一個"就業"的城市。
但這沒有辦法,今天工作地點就是在新竹,除非你能接受每天從外縣市通勤來新竹上班。但此方式除了交通費的支出、車程時間外,有時突發遇到的路況問題,更容易令人抓狂。此外,家中若有小孩,通常也直接在新竹就學了。
故新竹憑著地緣性,龐大的住宅需求是顯而易見的,這是不得不的選擇。
有些人可能會說:"既然新竹只是暫時工作的地方,那我就一路租屋就好了,何需要去扛那麼高價的房子?"。
關於這問題,你可以看一下你周遭同事學長姐,在能力之餘,他們是選擇租屋居多還是買屋居多。其實大家都很會算,寧可自己付貸款當作存錢且房子可彈性使用,也不想一直幫房東付貸款。
除非你今天
1.房子租金超級便宜,2.也很確定房東會一直讓你租下去(不會有趕你走的一天),3.且多餘的資金你拿去作其他資產操作也跟房地產具同樣的保值性。如果以上三種情況皆符合,那麽是否要在新竹買房子,我認為又另當別論了。
--
總結:
新竹最常被拿出來提的是:學區問題嚴重、長年交通問題無解、重大建設發展緩慢、商業娛樂缺乏等。新竹雖逐年有在開發,但畢竟非屬直轄市,資源有限,很難一時之間在建設紅利上有重大突破。
而我們可以看到:支撐新竹房價的不是建設紅利,而是園區就業的人口紅利。也由於新竹薪資水平較其他縣市來得高,有了銀彈作為後盾加持,普遍願意生小孩,也就在這定居了。
而一般外地人來新竹就業,若沒有大幅的異動,在新竹這個城市少說是15~20年的時間結點(至少要撐到小孩長大,或自己退休)。對沒有錯,我們就是在這工作,而且是不短的時間,地緣問題沒得選擇。故若去探討花四五十萬買在新竹是否合理,其實沒太大意義。
最後,以目前的態勢,只要園區沒有衰退,新竹房價就很難有下跌的理由。而當房價上50萬後,也許不會再像近一年般飛猛飆升,但相信它仍是穩健的。直到哪一天受薪階級負荷不了為止...